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传统农耕工具的变迁,感知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近日,浦江县前吴乡福和希望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具博览会。
活动前,学校组织学生调研了自己家中或亲朋家里现有的农具,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整理和收集,认识这些农具的名称及用途,并体验了一回“小农人”。同学们收集到的农具或由家长送来或由学校老师前往学生家中运来,共计收集到了耕种、播种、灌溉、收割等多种传统农耕工具。
“这是牛耕地用的犁,那是扇谷子用的风车,还有这个是打豆子用的连枷......”活动中,各班推荐的农具解说员全程参与了农具的分类、名片的制作、用途的讲解,并在活动现场带领其他同学亲身体验。耙子晒稻谷、扁担挑箩筐、手摇风车扇谷子、米筛筛谷去糠、大秤称量粮食......一个个俨然成了耕作小专家。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劳作老农具摆放在现代化的书香校园里,对孩子们进行了农耕文化的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里的农具都已废弃不用了。这些传统农具就是农耕文化的缩影,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丢弃甚是可惜。”学校校长傅伟平说,把这些农具收集起来,让孩子们学习农耕知识,体验渐行渐远的农耕生活,明白父母、爷爷奶奶劳动的不易。学校还组织中高段学生利用班队课分享有关农具的文化故事、儿歌、童谣等,如“去浮存实”说风车、手摇纺车的历史变迁......孩子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手中画笔绘制一件件传统农具,定格乡土记忆,以传承农耕文化。
傅伟平认为,课堂之余,不忘耕读。“双减”之后开设丰富多彩的校园课程,点亮学生的课余生活,农耕文化教育无疑是一堂好课。学校还开设了农耕课程,在校园附近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以劳动体验为学法,参与耕种过程,亲历丰收耕乐,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学习多种学科知识并进行融会贯通。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从没见过的农具,学到了它们的用途,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粒粒皆辛苦,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表示这一件件古老沉静的农具,让他们感到神奇无比。同时也让他们以小见大,不仅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也领会到地道的浦江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金婷婷)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