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
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浙教职成〔2019〕2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整合社区教育的现有力量与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全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和各级教育大会精神,以《浙江省教育厅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指南,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社会振兴为目的,充分发挥各类教育、文化等公共资源和学习平台。重点关注新型职业农民、青少年、老年人,使社区教育真正融入乡村建设,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
二、主要目标
在各县(市、区)宣传部和教育局的统筹领导下,积极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的教育服务体系,到2019年,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覆盖当地60%以上的农村文化礼堂;到2020年,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覆盖当地80%以上的农村文化礼堂;到2021年,实现活动覆盖全市所有农村文化礼堂,构建起覆盖全市、功能齐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农村文化礼堂服务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县(市、区)要对接当地特色产业,积极调研当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中对科技文化需求,对照各级农业农村局等行政部门的培训计划,统筹利用各类社区教育机构,突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资源在文化礼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
(二)开展农村劳动力学历和非学历培训。依托农民大学生项目,对接组织部门为村两委提供学历提升渠道,结合当地行业专家、培训教师、农技推广人员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技能培训和“双证制”教育等。结合“百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项目,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规家训、家庭教育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及为提升村民综合素质进行各类技能培训。
(三)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青少年是社会共同关心关注的群体,促进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和工作机制进农村文化礼堂,为农村青少年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外实践场所,拓展社区教育服务空间,深化社区教育品质内涵的重要举措。设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开办“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培训班”,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定时为留守儿童监护人传授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育人方法,提升科学监护的能力和水平。利用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面向农村青少年开展以培养家国情怀、实践动手能力、安全环保意识等知识讲座、课程培训。同时,组织青少年到农村文化礼堂接受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教育。
(四)开展老年教育,鼓励和支持组建农村老年学习社团。老年教育是金华市终身教育的重点关注领域,积极推动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习团体与农村文化礼堂协同建设,解决农村老年教育的场地问题,对提升农村老年教育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农村文化礼堂开辟出部分区域作为农村老年人学习共同体的固定活动场地,为其活动提供场地保障。
(五)优化农民数字化学习资源。充分重视“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作用,依托金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把面向农村劳动力的优秀社区教育课程制作成视频资源上传至金华教育、无限金华、八婺学堂等网络平台,面向全市开放,实现与农村文化礼堂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共建共享。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各县(市、区)要加强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市成立由宣传部、教育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全市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各县(市、区)应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做好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下设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乡镇(街道)党委相关文化宣传负责人组成的联席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各社区学院、乡(镇)成技校和农村文化礼堂应指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各类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沟通。通过体系融合、资源整合、部门合作、工作协同,切实做好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设计与开展,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
(二)强化指导服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做好具体统筹、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向各类社区教育机构集聚。发挥“互联网+教育”鼓励开发优质学习资源,积极推送优质在线资源,创设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环境。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积极履行“服务、协调、指导”职能,积极开展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案例提炼和品牌创建工作。乡(镇)成技校要主动与辖区内农村文化礼堂对接合作,具体制定服务当地居民终身学习清单、实施各项学习活动和学习型社团。
(三)构建评价体系。各地宣传部门要把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纳入文明乡镇、文明村居建设考核和星级文化礼堂评定。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与省级学习型城市及省级现代化成技校和成人教育品牌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把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纳入年度市县教育科学和谐业绩考核和市县职业和成人教育发展考核内容,积极引导各地稳妥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及时了解掌握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建立工作年度统计和效益评估机制,每年的12月10日前将本地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总结和下年工作计划报市教育局职成高教处。
(四)加强氛围营造。市委宣传部发挥优势遴选进文化礼堂宣传媒体,市教育局发挥“互联网+教育”载体,充分利用好金华市终身学习服务平台、金华教育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各县(市、区)教育局、社区教育学院和乡镇社区学校要根据各地农村文化礼堂特点,结合实际开展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和亮点,充分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微博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重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